时 间:2018年10月23日09:30-10:30
地 点:60#309(电信学院三楼会议室)
主讲人:鲍煦,江苏大学电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破格)。2011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2013-2014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可见光通信、分子通信、异构网络技术等。发表SCI检索论文近30篇,其中JCR一区11篇,已受理中国发明专利19项,授权6项,软件着作权2项。以第一负责人在研江苏省重大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各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江苏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项目1项;以第一负责人完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基金1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基金1项,国家博士点基金1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1项,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1项。相关研究成果获2016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校内排名第一;2015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2。2016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三等奖。
主要内容:
报告介绍新型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室内高速可见光通信技术以及用于构建微观纳米网络的分子通信技术。主要介绍这两种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领域。
可见光通信:它是照明与通信的深度耦合,实现在照明的同时解决宽带接入、高速数据传输等问题,为解决无线通信频谱资源日益短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并且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见光通信技术相比无线电通信技术具有成本低、带宽大、安全性高以及传输速度快等优点,它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分子通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纳米技术为工程领域研究与开发纳米尺度(1~100nm)尺寸的设备提供了有力工具。由纳米尺度尺寸的组件组成、整体尺寸在纳米尺度或微米尺度范围内、能够执行计算、数据存储、感知和驱动等任务的设备称为纳米机器。为了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需要纳米机器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以合作的方式组成分布式的纳米网络,纳米网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基因工程等领域。传统的通信技术(例如电磁波或声波)由于受到收发器体积和能耗等因素的制约而无法直接应用于纳米机器。分子通信是实现纳米网络最可行的通信技术之一。它是一种使用生物化学分子作为信息载体的短距离通信技术。
欢迎全校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加!
科学技术处
2018年10月18日